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着眼“做强优势学科、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坚持内涵式、差异化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跃升,助力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
强化特色、瞄准前沿,构建差异化学科专业体系
聚焦重点,特色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成功获批民族学、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与总校差异化学科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分校积极推进民族学和光学工程学科建设,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招生指标等多方面给予资源支持。民族学成功入选东北大学“人文社科繁荣”工程,多次获总校一流大学建设项目资金支持,获批河北省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民族学学科团队在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在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光学工程学科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优质平台为依托建设,构建起一支包含国家级、省部级高端人才在内的,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支撑,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科队伍。光学工程学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团队成员在Nature子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学科教学团队入选“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此外,东北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在秦皇岛分校揭牌,明晰了总校在分校布局发展海洋工程学科的总体思路。分校与中国健康养老集团合作共建“中国康养—东大研究院”,深入推进国家级高端康养智库建设。两个研究院的建成,推动了分校在“海洋工程”和“康养”特色领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凝练学科发展方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推动分校与总校学科间的对接,深化学院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分校各学科更好地聚焦重点方向和特色方向。组织了“育人兴邦”专题大讨论,专题探讨“做强优势学科”的思路与举措。近年来,分校在光学工程、新能源材料、民族学、应用经济学等特色学科建设上喜报频传,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中,分校学科成果在7个学科门类、17个一级学科方向对东北大学学科评估提供支撑,其中在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研获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分校新增民族学、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撤销4个本科专业,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民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应用统计学(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共计7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定理想信念,铸牢立德树人之“魂”。从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到要“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研究生分院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夯实立德树人基础。以“培德育人”为核心,建设2个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中心;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5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5个。
陶冶道德情操,夯实立德树人之“基”。引导和促进广大教师陶冶道德情操,精进业务和能力,坚持立德与修身相结合、言传与身教相统一。5年来,研究生课程共获批省级示范课、专业学位教学案例7项;省级精品课、教学案例8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生项目13项,为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涵养扎实学识,稳固立德树人之“本”。通过导师遴选等工作,为导师队伍增添了新的活力。分校现有博士生导师59人,硕士生导师247人,进一步壮大了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导师团队不仅具备因材施教的敏锐洞察和育人智慧,更秉持着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致力于教研并进、科教融汇。近五年,分校获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23篇,获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11篇,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勤修仁爱之心,深植立德树人之“根”。研究生分院始终坚持总校“八个同一”标准,保质保量完成分校首届全流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精心组织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查、中期答辩、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工作,确保培养质量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累计开设公共课和专业课1065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突出示范引领作用,组织申报东北大学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校级培育课等,成功获批校级培育课程。